商機在危機中孕育:新時代企業行善新模式
- Shared Good Values Hong Kong
- 2024年12月12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從疫情中嶄露頭角
當世界陷入疫情的重重陰霾時,經濟低迷、民生凋零、生存掛命,許多公司不得不以「活下去」為唯一目標,將慈善視為奢侈品般的事物。然而,面對重重困難,有識之士並未止步,反而將企業的社會責任精神發揚光大,引領中小企業經營的新模式。
疫情期間,主流科技公司紛紛行動,不僅著眼於員工的生活安全,更是積極投身於各項公益慈善。他們捐資捐物、援助醫療、支援弱勢群體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企業擔當社會責任的意義。比如阿里巴巴、騰訊、字節跳動等龍頭企業,除了為員工提供充分防護,更是慷慨解囊,為疫情防控事業賦能。
共享價值理念:雙贏之道
單純的捐贈雖然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,但難以與企業發展形成長期的協同共生。為此,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社會責任融入到商業模式中,踐行著"共享價值"(Creating Shared Values)的崇高理念。
所謂共享價值,就是企業在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,也為社會創造價值,使企業與社會實現及相互贏。這觀念由哈佛大學教授麥克·波特(Michael Porter)和馬克·克拉默(Mark Kramer)於2011年首倡,旨在解決企業追求經濟價值時常會損害社會利益的矛盾困境。
創新實踐:眾生相息相偎
共享價值理念的實踐途徑有許多種,既可以將社會環境目標與企業經營目標相結合,也可以與利益相關方合作共同應對社會問題。
無論採取哪種方式,共享價值的關鍵在於創新。企業需要以創新的眼光審視社會問題,用創新的解決方案應對挑戰,並將其融入到商業模式中,使企業與社會、環境形成命運共同體,實現互利共贏。比如一些公司注重環境可持續發展,在追求盈利的同時也主動減排節能;又如一些公司通過網絡平台組織志願者活動、提供線上教育資源,用創新方式服務社區。種種實踐都體現著共享價值理念的神髓所在。
中小企業著眼長遠 循序漸進
對於規模較小的企業而言,要一步登天踐行共享價值固然有難度,但只要痛下決心、循序漸進,便也可小有作為,收穫長遠回報。具體可考慮以下建議:
率先從內部做起,將環保、公益、員工關懷等理念融入企業文化,樹立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。
從小處著手,結合自身業務特點,發現與社區、環境相關的實際問題,尋求創新合作解決方案。
與同行業者、社區組織等建立伙伴關係,整合有限資源,攜手應對挑戰,實現規模效應。
定期評估執行效果,調整優化戰略方針,與時俱進,與企業發展保持同步。
注重宣傳溝通,充分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,提升品牌美譽度,贏得社會青睞。
企業與社會的命運早已緊緊相連,共享價值的理念已是勢在必行的大趨勢。作為社會重要力量,無論大小企業,都應承擔相應社會責任,努力實現創新共生發展,推動社會的可持續進步。
Comments